技术文章
在焊接过程中,一般来说裂纹是不允许存在的。在早期的生产活动中,人们研究发现,碳含量越高,焊接时越容易产生冷裂纹(氢致裂纹)。随着研究的深入,人们发现其他元素对裂纹敏感性也有影响,按照影响裂纹敏感性的大小,折算成碳元素的影响,这就产生了碳当量。值得注意的是,它不是碳含量。由此看出:碳当量可以用来预测钢在焊接时发生冷裂纹(氢致裂纹)的程度大小。所以,考察一种钢的可焊性,碳当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量。除了考察可焊性以外,碳当量还可以预估钢材的可切割性。
碳当量的计算
碳当量表示符号有:CEV,CE,CET,Ceq,CE IIW,C IIW,PCM等。
1. CEV介绍
钢的碳当量一般表示为CEV。CEV其实是Carbon Equivalent Value 首字母的缩写,CEV与CE IIW公式一致,根据GB/T 1591-2018:
CEV(%)=C+Mn/6+(Cr+Mo+V)/5+(Ni+Cu)/15
2. CE介绍
根据EN1011-2附录C2,方法A,材料焊接时冷裂纹(氢致裂纹)发生程度的碳当量用CE来表示,其公式与CE IIW公式一致。用于非合金钢,细晶粒及低合金钢。
CE(%)=C+Mn/6+(Cr+Mo+V)/5+(Ni+Cu)/15
适用于:
C 0.05-0.25 | Cr 0.9最大 | Mo 0.75最大 |
Si 0.8最大 | Cu 1.0最大 | V 0.20最大 |
Mn 1.7最大 | Ni 2.5最大 |
含硼钢不适用此公式。
3. CET介绍
根据EN1011-2附录C3,方法B,材料焊接时冷裂纹(氢致裂纹)的影响系数的碳当量用CET来表示。用于非合金钢,细晶粒及低合金钢。
CET=C+(Mn+Mo)/10+(Cr+Cu)/20+Ni/40
规定应用于标准 ISO/TR 15608里面的组1到组4,适用于:
C 0.05-0.32 | Cr 1.5最大 | Mo 0.75最大 |
Si 0.8最大 | Cu 0.7最大 | Nb 0.06最大 |
Mn 0.5-1.9 | Ni 2.5最大 | Ti 0.12最大 |
B 0.005最大 |
V 0.18最大 |
4. Ceq介绍
在标准GB/T1499.2-2018/ISO 6935-2:2015里面,碳当量为Ceq(百分比)值可按以下公式计算,还是与 CE IIW一致:
Ceq=C+Mn/6+(Cr+V+Mo)/5+(Cu+Ni)/15
5. CE IIW(C IIW)介绍
CE IIW或C IIW是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计算公式,也是通用公式。
CE IIW(C IIW)=C+Mn/6+Ni/15+ Cu/15+ Cr/5+Mo/5+V/5
6. Pcm介绍
另外还有一种计算方式:Pcm
Pcm是日本伊藤等人试验研究出的焊缝的化学成分裂纹敏感率系数, 一般适用于当碳含量低于或等于0.12%时,应采用下列公式进行碳当量计算:
Pcm=C+Si/30+Mn/20+Cu/20+Ni/60+Cr/20+Mo/15+V/10+5B
如果熔炼分析显示硼的含量低于0.001%,那么不要求对硼元素测定进行产品分析,且在碳当量计算中可认为其值为零。
在标准 GB/1591-2018中,对QXXXM的材料,需要评价Pcm(碳含量最大0.20%)。
7. 可切割性介绍
可切割性的碳当量计算公式:CE=C+Mn/6+Cr/5+V/4+Mo/4+Ni/15
碳当量的应用
1. 预测材料的可焊性
钢的可焊性与CE IIW碳当量的关系如下:
· CE小于等于4时,因为淬硬性小,可焊性非常好,一般可以不用预热。 |
· CE大于4,小于等于0.6时,淬硬性逐渐递增,可焊性递减,需要预热,保温和控制热输入等措施。 |
· CE大于6,淬硬性变高,可焊性很差,一般不推荐进行焊接,如需焊接,需要高预热温度、保温、锤击等措施。 |
2. 预测冷裂纹发生的可能性
预测钢的冷裂纹发生的可能性,一般用Pcm碳当量来进行:
· 一般认为,当Pcm不大于20%时,钢种能够在不预热条件下焊接也不会发生焊接冷裂纹。 |
· 一般认为,当Pcm大于20%时,钢种需要在预热条件下焊接,才不会发生焊接冷裂纹。 |
SGS焊接质量体系认证服务
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家级焊接技术支持,包括焊接技能培训、焊接标准技术培训、焊接体系认证和培训(目前世界主流认证标准为ISO3834)、焊接失效模式分析、焊接设备研发技术支持、出口产品认证、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证考试等各项服务。SGS为您提供专业的焊接体系认证,是您值得信赖的专业合作伙伴。
SGS定制化解决方案:焊接体系认证
展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