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
2023年8月,欧盟正式实施《新电池与废旧电池法规》(EU 2023/1542),取代沿用多年的2006/66/EC指令。这一法规被称为“全球最严电池管控标准”,覆盖消费类电池、工业电池、电动汽车电池及两轮车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。以下从三大核心维度拆解合规关键点:
一、碳足迹声明:绿色准入的硬指标
新法规首次将电池碳足迹纳入强制性申报范围:
1. 适用范围:2025年起,容量超2kWh的电动汽车电池与工业电池需提交碳足迹声明;2028年扩展至轻型交通工具电池。
2. 数据要求:包括原材料开采、生产能耗、运输排放等全链条数据,需通过ISO 14067标准核算。
3. 技术难点:企业需建立符合EN 50604-1标准的电池护照系统,实现数据动态追溯。
二、有害物质管控:新增限制类目
除原有铅、汞、镉限制外,法规新增两类管控物质:
1. 钴和镍:2027年起,可充电电池中钴含量需≤0.3%,镍含量≤0.2%。
2. PFAS(全氟化合物):禁止在电解液和隔膜中使用,检测限值低至1ppm。
企业需通过IEC 62485-2测试验证材料安全性,并同步更新供应链审核体系。
三、回收标签与数据共享义务
所有电池需标注二维码(QR码),消费者扫码可获取:
1. 电池容量、化学组成、循环寿命等基础信息
2. 回收责任方及欧盟境内回收点地图
3. 维修与二次利用指导手册
制造商需在2024年底前完成标签设计备案,并通过EPR系统注册回收责任。
合规实施路径建议:
1. 供应链筛查:对正负极材料、电解液供应商开展合规性文件核查。
2. 测试验证:委托第三方实验室完成碳足迹建模与有害物质检测。
3. 标签系统整合:将二维码与电池管理系统(BMS)数据互联,满足动态更新要求。
SGS专业服务团队提供从法规解读、供应链审核到检测认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,覆盖全球20+电池实验室网络,帮助企业快速构建符合欧盟新规的质量管理体系。
* 本文为技术科普文章(非商业推广广告),含部分AI创作,仅供参考;如有技术疑问,请联系平台运营人员进行修改。
展开更多